2000, 15(3):257-262.
摘要:
对模拟退火、 遗传算法和禁忌搜索法等代表性meta- heur ist ic 算法在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
进行综述, 探讨算法结构和研究体系上的统一性, 并归纳指出其发展方向。
2000, 15(3):263-268.
摘要:
针对遗传算法在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 系统地讨论了遗传算法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
法,包括模式定理、 编码策略、 Ma rkov 链与全局收敛性、 维数分析、 BGA 理论、 可分离函数、 Walsh 与傅
立叶函数分析及二次动力系统等,介绍了 No Fr ee Lunch 定理, 并指出相关的研究方向。
2000, 15(3):269-273.
摘要:
论述了智能控制在加热炉过程控制、 过程建模、 过程观测中的应用状况及前景, 并结合国情, 提
出了智能控制在加热炉窑过程控制的推广应用中应分两步走, 即先实施智能 P I D 控制再建立高级智能
控制系统的可行性方案。
2000, 15(3):274-277.
摘要:
3
()
摘 要 一般模型控制(GMC)是一种可直接利用过程模型的非线性控制方法, 但建模误差和不可测扰
动对控制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基于强跟踪滤波器理论, 提出一种输入等价干扰的新概念。利用 GMC 方
法设计控制器, 并用估计得到的输入等价干扰及时进行自适应前馈补偿, 提出一种新的自适应一般模型
控制方法。 该方法能有效地跟踪非线性过程时变参数和不可测扰动, 三容水箱实验装置的实验研究验证
了它的有效性。
2000, 15(3):278-281.
摘要: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时间延迟, 采用事件驱动方式对系统进行建模, 并针对该数学
模型提出了使系统达到均方指数稳定的控制律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00, 15(3):282-286.
摘要:
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一种新的模糊自适应控制方法。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未知函
数, 并根据前一步参考误差来修正模糊逻辑系统的输入, 以此对逼近误差进行补偿。该方法不但能保证
闭环系统稳定, 而且可使跟踪误差收敛于原点或原点的一个小邻域内。仿真结果验证了此方法的有效
性。
2000, 15(3):282-285.
摘要:
张恩勤,施颂椒,徐立鸿3
基于一类参数化的模糊量表示, 将模糊量同精确量统一起来。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则增加、 规则
删除、 规则修正算法, 进行了一类自学习模糊控制器的设计。 对二阶系统的参数鲁棒性仿真实验表明, 与
常规模糊控制器相比, 这类自学习模糊控制器对控制对象的某些参数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
2000, 15(3):290-292.
摘要:
采用B 样条函数作为模糊隶属函数, 利用神经网络实现模糊推理, 提出一种模糊B 样条基函
数神经网络, 并将其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方法响应速度快, 鲁棒性强, 是一
种有效的控制方法。
2000, 15(3):293-296.
摘要:
提出一种非线性模糊直接和间接自适应控制的统一设计方法, 该方法把文献[1, 2 ]中的监督控
制器用D —控制来取代, 在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分析中取消了要求逼近误差平方可积的条件, 模糊控
制器能克服外界干扰对系统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2000, 15(3):297-300.
摘要:
给出用 Haar 小波对连续时间系统的鲁棒辨识方法。该方法在用Haar 小波对系统输入和输出
展开时,通过极小化一个鲁棒指标来减少噪声对展开系数的影响,因此对连续时间系统可获得鲁棒参数
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00, 15(3):301-304.
摘要:
基于混沌系统运动的有界性, 使得不依赖于对象模型的扩张状态观测器可用于一类混沌系统
的状态观测。只要扩张状态观测器充分观测到混沌系统的状态, 自抗扰控制器就可以控制混沌系统。几
个混沌系统的数值仿真表明了扩张状态观测器和自抗扰控制器可有效地用于混沌系统的观测和控制。
2000, 15(3):305-308.
摘要:
在工程中, 振幅依赖指数自回归模型、 门限自回归模型和多项式自回归模型等一类具有AR 型
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此给出了AR 型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的稳定性条件及极限
环存在条件, 并对一些特殊模型进行了讨论。
2000, 15(3):309-313.
摘要:
提出一种新方法来控制一类连续多项式混沌。该方法利用开环控制作用和适当的非线性闭环
控制作用,将系统的解传递到任意给定的目标集合,并且证明该控制的传递域是全局稳定的。
2000, 15(3):314-317.
摘要:
对于具有随机输入和随机需求的一类串行生产线系统,利用转移率一致化技术和随机动态规
划方法,给出了输入率和服务率分配的最优反馈控制策略,指出系统的最优控制具有邦—邦形式的开关
结构。仿真例子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00, 15(3):318-322.
摘要: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提出了多通道 Wiener 滤波器设计的一种新的时域方法。它可统
一处理滤波、 平滑和预报问题, 且可处理非平稳信号和噪声。仿真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0, 15(3):322-324.
摘要:
基于模糊控制和遗传算法, 提出了求解Job- shop 提前ö 拖期问题的联合算法。用遗传算法确
定可行调度序列, 然后用模糊控制器对开工时间加以调整。模糊控制的引入为有效地求解Job- shop 提
前ö 拖期调度问题提供了新方法。仿真实验证明了联合算法的有效性。
2000, 15(3):325-328.
摘要:
针对机器人协作系统中任务协作和运动协调的两个过程, 考虑机器人自主性和协作性的要求,
设计一种分层的机器人控制体系结构,其中包括协作规划层、 协调规划层和行为控制层。该控制体系采
用分层、 模块式结构, 有利于功能的扩充。
2000, 15(3):329-332.
摘要:
提出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变速趋近律和比例—等速—变速控制策略。以变速趋近律为到达
条件, 可产生扇形切换区, 并可期待原点的稳定性。 将变速趋近律和指数趋近律组合使用, 可形成一种新
的控制策略。它克服了两种趋近律的缺点, 保留了其优点, 使系统性能得以改善。
2000, 15(3):333-335.
摘要:
从控制算法表达式、 控制系统框图和 P - h 图三方面, 证明了厚度计型和动态设定型两种压力
AGC 的统一性, 为轧机厚度控制系统确定 AGC 的形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2000, 15(3):336-338.
摘要:
应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了宏观经济系统中的冲击作用, 认为冲击是一种能量有限的扰动, 进而应用 H ∞ 控制理论研究了宏观经济系统的控制问题, 并针对一个政府政策和公众预期的宏观经济系统
求出 Riccati 不等式的 H ∞ 控制解。仿真结果表明,该 H ∞ 控制策略具有较好的扰动衰减效果。
2000, 15(3):339-341.
摘要:
基于系统的正、 负和双阶跃响应, 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预测控制模型的建立方法, 同时给出了
相应的非线性控制算法, 并证明了控制算法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针对化工过程蒸馏塔控制系统, 通过
仿真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0, 15(3):342-344.
摘要:
利用前馈神经网络建立对象的非线性预测模型, 在不同工作点做阶跃响应,建立其局部线性模
型。 用隶属函数将局部线性模型加权得到全局线性模型。全局线性模型用于滚动优化,非线性模型用于
预测系统输出和校正线性模型,实现非线性预测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控制效果良好,可满足实时
要求。
2000, 15(3):345-347.
摘要:
研究一类互联项与弧立子系统均含范数有界不确定性的非线性组合大系统的状态反馈鲁棒分
散镇定问题。设计出线性状态反馈鲁棒分散控制器, 使闭环系统在其平衡点处按指数渐近稳定, 且鲁棒
控制器具有全息结构。最后给出一个数值例子, 验证了所给结果的有效性。
2000, 15(3):348-351.
摘要:
应用 H ∞控制原理,研究结构声辐射主动控制系统在复合摄动下对外扰响应衰减的鲁棒问题。
将未建模动态作为系统的附加干扰, 把复合摄动问题的鲁棒性能设计转化为参数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性
能设计,然后将参数不确定问题转化为标准 H ∞控制问题求解。仿真结果表明, 系统对复合摄动具有较
强的鲁棒性,并能有效地抑制外扰。
2000, 15(3):352-354.
摘要:
描述了两个线性控制系统间的广义相似性, 并研究了具有广义相似结构的组合系统二次鲁棒
分散镇定问题,给出了可二次鲁棒分散镇定的一个充分条件及控制器。 研究表明,若系统具有相似结构,
则其控制器的设计将大为简化。仿真实例说明了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
2000, 15(3):355-357.
摘要:
针对线性切换系统, 提出一种新的数学模型——矩阵系数多项式技术模型。 该模型能够更简洁
地描述系统, 实现自治线性切换系统的仿真。
2000, 15(3):358-361.
摘要:
基于最优控制的思想,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过程模拟, 提出一种最优模糊神经网络控制器的设计
方案。 首先利用基于十进制编码机制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控制器结构, 然后利用基于浮点数编码机制
的遗传算法寻找最优的控制器参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优于常规模糊控制器。
2000, 15(3):361-364.
摘要:
分析了系统的稳态误差与滑模平面斜率的关系, 推导出其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改
进的滑模平面设计方法。该方法与饱和特性平滑策略相结合, 可使系统既能满足稳态误差的要求, 又能
满足平滑控制量的要求。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2000, 15(3):365-367.
摘要:
针对函数结构未知的情形, 构造出能寻优和求根的非线性动态系统。 这些动态系统是用两个跟
踪微分器和函数的输入输出过程值模拟数值迭代过程得到的, 是对未知函数实现寻优和求根的动态结
构。
2000, 15(3):368-370.
摘要:
针对电液伺服系统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CMAC 神经网络非线性控制的结构和算法。对电液位
置伺服系统的动态仿真表明, 该方法对未知和时变外负载干扰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2000, 15(3):371-374.
摘要:
采用一种凸多项式代替模糊熵中的香农函数, 提出了基于凸多项式模糊熵的图象阈值方法。 以
颗粒图象为应用实例,对其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颗粒图象的分割十分有效。
2000, 15(3):375-377.
摘要:
基于广义性能指标, 提出一种神经网络学习算法——广义递推预报误差学习算法( GRPE ) , 该
算法具有二阶收敛阶次。同时讨论了学习速率的选择问题。利用所提出方法对 CST R 动态建模结果表
明,基于 GRPE 训练的 DRNN 比基于 BP 训练的 MLP 模型精度高, 收敛速度快。
办公地点:东北大学 综合楼313室
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 东北大学125信箱 《控制与决策》编辑部(110819)
收件人:《控制与决策》编辑部 (如果快递,请选择EMS或顺丰快递,其他快递无法送达。)
电话: 024-83687766,23906437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mail: kzyjc@mail.neu.edu.cn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