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 16(2):129-132.
摘要:
多层递阶方法把非线性模型化成与之输入输出等价的多层线性模型, 并强调其模型参数的时
变性, 所以在解决预报问题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这一方法的理论与应用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介
绍。
2001, 16(2):133-140.
摘要:
多智能体技术通过采用各智能体间的通讯、 合作、 协调、 调度、 管理及控制来表达实际系统的结
构、 功能及行为特性, 为各种实际问题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框架。介绍了多智能体技术在几个有代表性领
域的应用, 并对该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探讨。
2001, 16(2):141-145.
摘要:
介绍了动态调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将动态调度的研究方法分成两类:一类是传统方法,
如最优化方法、 启发式方法和仿真方法等; 另一类是智能方法, 如专家系统、 神经网络、 智能搜索以及
Multi-agent 等。对动态调度的各种研究方法逐一进行分析, 并指出该领域应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未来
的可能发展方向。
2001, 16(2):146-150.
摘要:
对平面两关节直接驱动机器人, 提出一种同时将闭环极点配置到满足动态响应区域内的变增
益L PV 鲁棒H ∞控制器设计新方法。利用L PV 的凸分解方法, 将机器人模型化为具有凸多面体结构的
L PV 模型, 然后利用LM I技术对凸多面体各顶点分别设计满足H ∞性能和闭环极点配置的反馈增益,
再利用各顶点设计的反馈控制器综合得到具有凸多面体结构的L PV 控制器。 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
可使机器人随关节位置变化始终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2001, 16(2):151-154.
摘要:
针对具有两个不同被调输出的一类不确定离散时间系统, 研究其 H 2/ H ∞状态反馈保性能控制
问题。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处理方法,推导出存在 H 2/ H ∞ 保性能控制律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用一个线
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行解给出了所有保性能控制律的参数化表示。 进而通过建立和求解一个凸优化问题,
给出了 H 2/ H ∞ 最优保性能控制律设计方法。最后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01, 16(2):155-158.
摘要:
通过对系统微分方程解的估计, 讨论一类具有时变时滞的线性大系统的稳定性, 所导出的稳定
性判别条件包括系统与时滞无关和与时滞相关稳定的充分条件。 然后讨论了大系统的鲁棒稳定条件, 并
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计算实例表明, 所得出的结果改进了现有文献的研究结果。
2001, 16(2):159-162.
摘要:
证明了在故障源作用下无可靠输入数组的函数元系统的可靠性估计定理, 建立了一种新的故
障源模型,即具有可靠输入数组的常可靠故障源。利用概率分析方法研究了在这类故障源作用下, 由函
数单元构成的函数元系统的可靠性,给出了函数元系统可靠度的下界估计,阐明了在此类故障源作用下
的单元函数不可能构成充分可靠的函数元系统。
2001, 16(2):163-166.
摘要:
介绍了应用两个模糊神经网络分两步进行电梯群控系统交通模式识别, 提出了利用专家知识
获取样本和训练网络的步骤。实际数据测试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准确地辨识出各种交通模式所占的比
例,对群控器的派梯可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电梯群控系统的服务性能。
2001, 16(2):167-171.
摘要:
通过实例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用以训练BP 网络权值的改进算法进行性能对比研究。 首先分析
了基于标准梯度下降法和基于标准数值优化方法获得的各种改进算法的优缺点, 然后对各种改进算法
在训练中所需的收敛时间及其所达误差进行对比分析。 其结果为选择训练网络的算法, 开阔人们对算法
改进的思路提供了一些借鉴。
2001, 16(2):172-176.
摘要:
利用有限时间控制方法研究多机电力系统的励磁控制问题, 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鲁棒励磁控
制设计方案。该控制方案收敛速度快,对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具有强鲁棒性,并且控制器中的量均为与电
网参数和结构无关的局部可测量,完全实现了分散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有限时间励磁控制方案的控
制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2001, 16(2):177-180.
摘要:
在智能控制系统分级递阶结构的基础上, 将分级递阶的人为划分与集散控制系统的自然划分
结合起来, 提出了集散递阶智能控制的概念, 并以 Ag ent 作为各级智能控制器, 构成多 Ag ent 系统
(MAS) 。针对集散递阶智能控制的特点,提出这类 M AS 的主从式协调机制,分析了系统中 Agent 共有
的基本特性,阐述了其复合式结构和系统的实现方案。
2001, 16(2):181-185.
摘要:
针对 BPR 实施中的过程优化问题,从实用、 可行的角度探索基于高级 Petr i 网的模型,运用计
算机仿真手段确定 BPR 方案。 首先介绍并细化基于高级 Petr i 网的面向 BPR 的流程模型( BPR-PN) , 然
后设计并探讨自顶而下的 BPR 流程建模方法与步骤,最后探讨了基于 BPR-PN 的流程仿真方法、 仿真
过程管理及仿真数据分析。
2001, 16(2):186-190.
摘要:
在 l2 范数有界不确定性扰动影响情况下, 把 N 人线性二次纳什对策问题归结为由非合作、 非
零和线性二次动态对策及二人零和动态对策组成的复合对策问题; 基于纳什均衡对策理论和 H ∞控制
理论方法,给出并证明了不确定环境下纳什对策问题状态反馈解存在的条件及其求解方法;通过一个政
府债务稳定问题简例,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2001, 16(2):191-194.
摘要:
针对多变量非线性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组合变量的自适应加权控制方法。 首先利用模糊逻
辑系统构造模糊组合变量,通过赋予各个模糊组合变量不同的权重来形成多变量非线性系统的加权控
制;然后利用反向传播算法对量化系数和加权系数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多变量模糊控制系统难
以设计和实现多维控制器的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1, 16(2):195-198.
摘要:
针对一般遗传算法存在的不足, 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遗传算法, 并将其应用于二自由度 PID 控
制器参数寻优设计。仿真试验表明,所设计的二自由度 PID 控制器具有优良的鲁棒特性和抑制外界干
扰特性。在仿真转台控制系统设计中获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从而说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1, 16(2):199-202.
摘要:
为从联盟中获取最大利益, 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参与多个联盟是未来企业的发展趋势。在分
析了多联盟环境下企业对信息系统需求的基础上, 提出了支持动态联盟的多代理企业信息模型。 应用该
模型构造的企业信息系统, 能在完成单个联盟生产任务的同时, 很好地对企业自身信息进行综合管理,
较好地满足企业参与多个联盟的需要。
2001, 16(2):203-206.
摘要:
针对 PLC 等逻辑控制器控制连续对象的可靠性问题, 给出了混合系统的形式验证的方法, 即
用混合矩形自动机建模,通过其商迁移的可达性分析,证明了控制程序的正确性。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
是可行和有效的。
2001, 16(2):207-210.
摘要:
将预测控制和滑模控制结合起来, 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方法。通过对系统状态预
测得到切换函数预测值, 求解约束开环优化求得预测控制律, 并将当前时刻的控制作用于对象, 下一时
刻重复此过程。 该方法具有预测控制在线处理约束及滑模控制滑动模态对干扰的不变性的优点。 分析了
零终端滑模约束模型预测控制的稳定性。
2001, 16(2):211-214.
摘要:
介绍利用预测控制算法之一——增量型模型算法( IM AC )设计宝钢一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系
统的过程。 IMAC 的引入使结晶器液位控制独具特色。 仿真和对比研究表明,引入 IMAC 后系统的控制
效果优于原先的 PID 控制, 结晶器液位预测控制前景看好。
2001, 16(2):215-218.
摘要:
提出一种面向操作手装配系统的快速碰撞检测算法。该算法以机器人运动学和空间解析几何
为基础, 将判断机械手手臂与障碍物是否发生碰撞问题转化为直线段与有界平面是否存在公共点的简
单解析几何问题, 并以PUMA 560 操作手为例对算法加以说明。 该算法不仅适用于静态的障碍物已知的
环境, 而且适用于障碍物运动规律已知的动态环境, 减少了碰撞检测占用的时间, 提高了路径规划的效
率。
2001, 16(2):219-221.
摘要:
采用状态空间方法, 讨论一类广义系统的基于静态状态反馈的H ∞控制问题, 得到了该问题满
足可解性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 某个基于系统参数阵的广义代数 R iccat i不等式有满足一个广义约束的
解。 借助于广义代数R iccat i不等式的解, 给出一个所要求的且结构简单的控制器构造。 若广义系统满足
正交条件, 则所得结论可进一步简化。
2001, 16(2):222-225.
摘要:
提出一类推广的 Pet r i网模型, 并利用它为混合动态系统建模。采用对策论求解设计模型中的
有关参数的最优值及连续系统的控制器, 以满足混合系统的最优约束条件。以火车道口的控制设计为
例, 说明了系统的设计方法。
2001, 16(2):226-228.
摘要:
以机器人化遥控铲掘机为例, 论述了基于现场总线的 N+ M 热切换容错控制系统的体系结构、
热切换、 容错策略等问题。 与传统方法相比, 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 可靠性高、 柔性好等特点, 是提高系统
可靠性的一种全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对工程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1, 16(2):233-235.
摘要:
对当前各种足球机器人做了归类, 并对其组成原理、 系统结构以及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以便推
动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
2001, 16(2):239-241.
摘要:
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原理, 提出对象参考参数自适应时滞补偿器。 以线性大时滞不确定被
控对象为参考模型综合出自适应律,使预估补偿器的参数逐步逼近被控对象的参数直至相等。 仿真研究
表明,在参数不匹配和出现负荷扰动的情况下,参数自适应时滞补偿器均有良好的预估补偿能力。
2001, 16(2):242-244.
摘要:
研究一类非线性参数扰动满足范数有界条件时多重时滞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及其分散鲁棒控
制。首先利用 Lya punov 函数方法分析系统的鲁棒稳定性, 获得一种新的稳定性条件, 然后利用标量
Ly apunov 方程方法讨论系统指数稳定的条件。通过对系统采取分散反馈控制, 进一步得到系统可鲁棒
镇定和可指数镇定的条件。
2001, 16(2):245-247.
摘要:
针对智能控制系统既包含连续变量又包含离散事件的特点,给出了统一的混合模型结构。下层
受控对象的状态演化导致事件的发生,并由上层的离散事件系统控制器做出监督决策,发出相应的控制
命令。上下层之间的接口设计采用模糊逻辑的表示方法, 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处理受控对象的多模型
结构以及对象模型的不确定性。
2001, 16(2):248-249.
摘要:
给出一类线性切换系统能控性、 能达性的充分必要条件, 此类系统的特征是具有相同的系统矩
阵和不同的输入矩阵。
2001, 16(2):250-253.
摘要:
采用上逼近算法求解 H 2 / l1 混合优化问题。首先将其转化为有限维的凸二次规划问题, 并利用
Lemke 互补转轴算法求解;然后逐次进行逼近。计算示例表明所得结果是正确的。
2001, 16(2):254-256.
摘要:
利用永磁同步电动机(PM SM )一个状态变量的时间序列, 重构了 PM SM 混沌吸引子, 并与原
相空间中的混沌吸引子进行比较。 从比较结果看出, 重构的吸引子与原吸引子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和概
率特征。这对于在某些状态变量无法实验测得的情况下, 通过测量 PM SM 的某一状态变量的时间序列
来重构系统的吸引子, 以便研究系统的动力学行为, 进而利用所得数据控制 PM SM 的混沌现象, 具有重
要意义。
办公地点:东北大学 综合楼313室
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 东北大学125信箱 《控制与决策》编辑部(110819)
收件人:《控制与决策》编辑部 (如果快递,请选择EMS或顺丰快递,其他快递无法送达。)
电话: 024-83687766,23906437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mail: kzyjc@mail.neu.edu.cn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