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0(1):1-5.
摘要:
回顾《控制与决策》创刊20 年来的发展, 对《控制与决策》所刊载论文进行全面统计, 对论文作者及其所在单
位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 讨论了《控制与决策》领域论文的产出力和影响力的分布特征. 最后对《控制与决策》及其
在自动控制和管理决策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若干述评.
2005, 20(1):6-10.
摘要:
针对分布式计算环境已有的一些迁移机制, 都无法满足普适计算模式下任务迁移时对无缝性的要求, 研究
了任务的形式化描述,A gent 的分类以及任务的迁移粒度问题. 基于Mobile A gent 的任务无缝迁移策略, 解决了迁
移过程中的迁移算法、迁移时延、迁移失效等问题. 其特点在于基于合理的迁移粒度和更小的迁移时延, 通过Mobile
A gent 的移动保证迁移的无缝性. 多个应用场景中的测试实践表明了该策略的有效性.
2005, 20(1):11-16.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进化计算模型(ECM ). 在ECM 的种群中, 每个成员都根据其适应度值不同程度
地影响着种群的进化. ECM 定义了个体对进化的影响因子, 并以个体的影响因子为参数定义了个体的形成算子. 分
析表明, ECM 是采用算术交叉算子的两父辈遗传算法以及采用频率扫描交叉算子的多父辈交叉遗传算法的推广, 形
成操作是父代群体编码的凸组合. 实验研究显示, ECM 具有比经典遗传算法更强的优化计算功能.
2005, 20(1):17-22.
摘要:
针对参数跳变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递阶结构的多模型自适应前馈解耦控制器. 该控制器采用多模型方
法来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 采用自适应方法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采用分层递阶结构减少系统模型集的数量和计算
时间. 为了在分布式计算机集散控制系统(DCS) 中得到应用, 该控制器根据耦合的形成机理和DCS 的结构特点, 将
系统变量之间的耦合作用视为可测干扰, 采用前馈结构予以消除. 通过加权多项式的选取, 不仅实现了极点配置, 而
且可以动态解耦. 最后给出了全局收敛性分析. 仿真结果表明, 与常规多模型控制方法相比, 大大减少了固定模型的
数量; 而当模型数目相同时, 系统的暂态响应、解耦效果都大为改善.
2005, 20(1):23-26.
摘要:
讨论了多优先级网络系统交叉干扰的线性激励价控问题. 针对多用户多优先级系统的通信量价控管理的数
学模型, 利用对策论中的激励Stackelberg 策略的概念, 建立了基于交叉干扰的线性激励价格策略. 通过对用户行为
的激励, 调整网络系统通信量的分配, 使系统达到一个理想且稳定的状态, 且用户和网络管理者都达到最佳盈余. 同
时讨论了激励参数的确定方法, 给出了一般的激励参数矩阵. 通过数值例子验证了该激励价控策略的有效性
2005, 20(1):27-31.
摘要:
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在标量加权线性最小方差融合准则下, 提出一种多传感器快速信息融合稳态
Kalman 滤波器. 基于ARMA 新息模型计算稳态Kalman 滤波器增益, 提出了计算传感器之间的滤波误差方差阵和
协方差阵的L yapunov 方程, 它可用迭代法求解, 并证明了迭代解的指数收敛性. 与基于R iccat i 方程按矩阵加权的
信息融合Kalman 滤波器相比, 可明显减小计算负担, 便于实时应用, 可用于设计含未知噪声统计系统的信息融合自
校正Kalman 滤波器. 最后以目标跟踪系统的一个仿真例子说明了其有效性.
2005, 20(1):32-35.
摘要:
针对既有连续时间演化, 又含M arkov 事件驱动的一类混杂动态跳变系统, 研究L 2
2L ∞性能指标下的鲁棒滤
波问题, 只要系统遭受的外部干扰是能量有界的, 便可保证一定的预设滤波误差峰值水平. 在有限时间域内定义L 2
2
L ∞增益, 利用随机稳定性分析获得了若干主要结果. 鲁棒滤波器的分析和设计, 不仅考虑了各模态下凸多面体形式
描述的动态系统参数不确定性, 更考虑了各模态间跳变转移概率的不确定性, 使得滤波器对模态跳变机理具备了一
定的鲁棒性. 鲁棒滤波器的存在条件及设计方法可直接利用耦合线性矩阵不等式. 最后用数值示例对结果进行了验
证.
2005, 20(1):36-40.
摘要:
布局优化是N P 难问题, 也是复杂的非线性约束优化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 将新的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方法应
用于布局参数的优化, 提出了适合粒子群优化的约束处理, 并通过与直接搜索算法的混合, 加强了算法在局部区域
的搜索能力. 通过实例将该算法与乘子法以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布局优化方法进行了比较. 仿真结果表明, 该算法可以
提高布局优化问题解的质量, 同时降低计算费用.
2005, 20(1):41-45.
摘要:
讨论一类不确定广义系统分散容错控制器设计问题. 首先利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 I) 设计分散状态反馈控
制器, 使得广义系统执行器未出现故障时渐近稳定; 接着针对广义系统的部分执行器出现故障的情况设计分散状态
反馈控制器, 使得闭环广义系统渐近稳定; 进而利用LM I 设计广义系统在分散状态反馈作用下具有完整性的容错控
制器; 同时对传感器故障情形设计了广义系统在分散输出反馈作用下具有完整性的容错控制器, 得到了不确定广义
系统关于执行器和传感器的分散容错控制器设计的方法. 将所设计的控制器用于实际电子网络系统, 验证了所提出
方法的有效性.
2005, 20(1):46-50.
摘要:
对于具有两类不确定性的Takagi2Sugeno 模糊非线性模型, 运用二次稳定思想, 提出使闭环系统的极点在
各种允许的不确定性下始终在复平面上某个二次矩阵不等式区域D 中的一个充分条件. 基于这一条件和并行分布
补偿技术, 用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 设计全局鲁棒D 2稳定控制器. 最后通过质量弹簧阻尼系统给出了所述设计方法
的仿真示例.
2005, 20(1):51-54.
摘要:
基于开环2闭环控制, 提出了一种离散动力系统同步方法. 系统地论述了该方法的基本原理, 指出了该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一系列问题. 在此基础上, 推导出为实现系统同步应采取控制策略的具体形式, 并从理论上对
其鲁棒性进行了论证. 数字模拟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具有较高的同步效率, 而且具有很强的适用性, 能够在不同条
件下实现两个同类或异类离散动力系统的同步.
2005, 20(1):55-58.
摘要:
对于多速率采样控制系统, 在应用提升技术进行分析设计时闭环输出存在采样点间波纹的现象, 首先总结
了控制器为比例环节时, 各种被控对象在不同参考输入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中有无波纹及相应消除波纹的方法; 然
后应用极点配置法, 分析并给出了控制器含有动态环节时消除波纹的方法, 并结合实例在MA TLAB 环境下编程实
现.
2005, 20(1):59-61.
摘要:
给出了状态反馈控制饱和单输入系统以及动态输出反馈单输出饱和线性系统是全局渐近稳定还是区域渐
近稳定的充分性条件, 并在区域渐近稳定的情况下计算其不变吸引椭球. 对于控制饱和系统, 运用R icat t i 方程迭代
法设计控制器, 以使所得椭球尽量大. 仿真算例说明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05, 20(1):62-64.
摘要:
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以卖者退货返款期T 为决策变量,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一次性交易中揭示产品
质量信息的模型, 给出了一个可避免逆向选择的机制. 指出现实中企业以接受该机制作为信号传递来揭示所提供的
产品是高质量产品; 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不可能效仿, 因为那样做无利可图. 该模型还说明在非对称信息下企业会
将高质量产品价格定得较对称信息下高些, 但交易双方在两种情况下所得的期望效用不会改变.
2005, 20(1):65-68.
摘要:
提出一种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系统. 该系统只要求知道对象阶次的上界, 不要求对象严格正实和最小相位,
并且允许存在建模误差和作用在对象任何部位的大幅值高频干扰. 系统的强鲁棒性来源于特殊的系统结构和对信号
的良好滤波. L yapunov 稳定性理论证明了系统的渐近稳定性,M at lab 仿真验证了系统的强鲁棒性.
2005, 20(1):69-72.
摘要:
为在加快算法收敛速度的同时又能避免停滞现象, 提出一种基于混合行为的蚁群算法. 首先就蚂蚁行为对
算法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算法的模型; 然后定义了蚂蚁行为, 并为该算法设计了4 种具体的
蚂蚁行为, 根据模型实现了该算法. 实验结果表明, 该算法在性能上远优于蚂蚁系统.
2005, 20(1):73-76.
摘要:
根据粒子群算法具有对整个参数空间进行高效并行搜索的特点, 提出一种对P ID 控制器参数和非最小相位
系统的两阶段P Iö PD 控制器参数进行自整定的计算框架. 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和所设计控制器的
优越性.
2005, 20(1):77-81.
摘要:
针对由连续被控对象和数字控制器构成的数字控制系统, 将现有的线性系统输出多采样线性反馈数字控制
器设计方法推广到非线性系统. 并相应地研究了非线性输出多采样反馈控制器及摄动非线性系统, 给出了这类非线
性输出多采样数字控制系统及其摄动系统的稳定性和鲁棒性条件.
2005, 20(1):82-86.
摘要:
研究一类仿射非线性相似组合大系统关于二次型性能指标的最优控制问题. 首先通过模型简化, 将非线性
相似组合大系统化为若干个准解耦的子系统; 然后利用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的逐次逼近设计方法, 将求解高阶强耦
合的非线性两点边值问题简化为求解一族解耦的线性两点边值问题序列. 该线性两点边值问题序列的解一致收敛于
非线性相似组合大系统的最优控制, 得到的最优控制律由线性最优控制的解析项与非线性补偿序列的极限项组成.
通过截取最优控制非线性补偿序列的有限次逼近值, 得到了非线性组合大系统的次优控制律
2005, 20(1):87-90.
摘要:
研究核心刚性的本质及其量化分析问题. 首先从价值的角度将核心刚性界定为核心能力价值非有效性的程
度; 然后通过对核心能力价值与顾客价值之间的偏离程度的计算, 准确描述和分析核心刚性; 最后通过对核心刚性产
生原因的分析, 探讨避免和克服核心刚性的途径和方法.
2005, 20(1):91-95.
摘要:
研究一类T 2S 模糊模型描述的非线性时滞系统的H ∞控制问题. 基于一种新的时滞独立稳定性准则, 分别
给出了经状态反馈和基于模糊观测器的输出反馈对系统进行H ∞控制的方法.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可解性, 给出
了H ∞控制器存在的充分条件. 仿真例子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
2005, 20(1):96-98.
摘要:
对项目价值波动率与投资概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建立实物期权数学模型, 将项目投资临界
触发值与项目价值两者有机地溶入投资概率计算中, 并利用M at lab 语言仿真计算, 说明了波动率和有关参数对投资
概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波动率R 较小时, 投资概率会随R 的增加而增加; 当R 的值较大时则情况相反. 所提出的观
点对当前我国投资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2005, 20(1):99-102.
摘要:
针对双线性动态工业过程, 提出一种辨识其稳态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阶跃信号作为辨识输入信号和过
程稳态输出采样值的滑动平均近似稳态输出值, 从而构造一种线性矩阵关系, 获得其未知系数矩阵的估计. 该过程在
阶跃输入情况下是一个严格稳定的过程, 所以其稳态输出采样值是拟平稳的, 从而这种估计是强一致的. 数字仿真充
分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和实用的.
2005, 20(1):103-105.
摘要:
提出一种GPS 动态定位系统模型, 并将其应用于车辆的导航定位系统, 获得了明显效果. 将GPS 的误差等
效为马尔柯夫过程, 采用描述机动载体运动的“当前”统计模型, 建立了一种利用GPS 对车辆进行动态导航定位的滤
波模型及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 应用所提出的强跟踪动态定位模型和算法, 与改进前相比车辆导航
定位系统的精度、实用性均得到了明显提高.
2005, 20(1):106-108.
摘要:
利用n 阶驱动系统的标量输出信号及其连续的n- 1 阶导数作为状态变量, 得到一个具有B runow sky 规范
形式的n 阶重构系统. 对该重构系统设计状态观测器, 并将其作为响应系统. 此时只需传输由输出信号与其连续的n
阶导数的线性组合构成的标量信号, 便可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 当传输信号仅为标量输出信号时, 还可通过对重构系
统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 挖掘可测同步误差中所隐含的信息来实现混沌系统的同步. 对Ro
b
ssler 系统的仿真证明了
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5, 20(1):113-116.
摘要:
基于混沌细胞模型理论, 提出适用于单核单涡旋混沌系统的定平面折返控制法. 让混沌系统的运动轨线在
确定的平面折返, 并用一线性系统取代混沌系统作折返运动, 从而大大降低了系统的随机性. 适当选择折返平面, 可
控制混沌系统稳定运行于某些周期轨道上. 用该控制方法对多个典型混沌系统进行数字仿真实验, 获得了稳定的周
期1、周期2 和周期4 轨道.
2005, 20(1):117-120.
摘要:
为保证周期性实时数据在交换式工业以太网中的服务质量, 在交换机中引入非抢占式的优先级调度方法,
并在源节点对进入网络的非周期数据流进行漏桶管制; 基于网络演算理论推导了交换机对不同类型数据的服务曲
线; 针对一个树型拓扑的交换式工业以太网模型, 利用所推导出的结论计算了实时数据的最大网络时延.
办公地点:东北大学 综合楼313室
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 东北大学125信箱 《控制与决策》编辑部(110819)
收件人:《控制与决策》编辑部 (如果快递,请选择EMS或顺丰快递,其他快递无法送达。)
电话: 024-83687766,23906437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mail: kzyjc@mail.neu.edu.cn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