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 20(8):841-847.
摘要:
统计过程控制(SPC) 主要用于过程监测, 工程过程控制(EPC) 主要用于过程调整. 整合SPC 与EPC 的理论
和方法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为此首先介绍了过程监测和过程调整的基本方法, 然后对统计过程监测和调
整的研究内容和方法进行总结和评述, 最后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5, 20(8):848-853.
摘要:
研究多变量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的递阶辨识问题, 推广了作者提出的标量系统状态和参数联合辨识算法. 当
状态可量测时, 利用最小二乘原理直接辨识状态空间模型的参数矩阵; 当状态不可测时, 利用递阶辨识原理提出了状
态空间模型递阶辨识方法, 使用系统输入输出数据来估计系统的未知状态和参数. 状态空间模型递阶辨识方法分为
两步: 首先假设系统状态是已知的(即参数估计算法中的未知系统状态用其估计代替) , 基于状态估计和系统输入输
出数据递归计算系统参数估计; 然后基于系统输入输出数据和获得的参数估计, 递归计算系统的状态估计.
2005, 20(8):854-859.
摘要:
提出一种新的T 2S 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 该方法将模糊逻辑和T 2S 模糊模型引入到故障树分析中, 使故障
树具有处理模糊信息的能力. T 2S 模糊故障树分析中不需要精确了解部件的故障概率, 也不需要精确了解故障的机
理, 从而解决了系统的事件和故障机理的不确定性问题. 最后给出了IN SöGPS 组合导航系统可靠性分析实例
2005, 20(8):860-865.
摘要:
研究泛逻辑推理中广义自相关系数k 值的求解方法, 提出了基于泛逻辑的复杂控制系统不确定性推理模
型, 给出了求解k 值的一般步骤和相关定理. 研究了3 种连续型随机参量的广义自相关性: 均匀分布的k 值恒等于0. 5, 是
一种理想的精确估计模型; 没有基变换时的指数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的k 值均小于0. 5, 它们对随机参量的逻辑值呈偏小
估计. 推导出了求解N 范数和k 值的通用公式, 建立起泛逻辑理论和不确定性推理与控制之间的实用性桥梁.
2005, 20(8):866-872.
摘要:
提出一种新型的二维云模型智能控制器结构. 这种结构模型是一种本质非线性模型, 可以很容易由一组不
确定性推理规则构成. 分析了一维和二维云模型的非线性映射特性, 并给出了基于此结构模型的智能控制器的设计
方法及仿真实例.
2005, 20(8):873-877.
摘要: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小于一个采样周期的随机延迟, 引入了分段时戳动态矩阵控制算法. 通过时戳方法测
量网络延迟, 在线校正系统的阶跃响应系数向量和控制系数向量, 并采用分段算法来减少所需的在线计算量. 给出了
算法的推导过程和程序实现方法, 并基于实时控制系统仿真平台T rueT ime 进行仿真研究. 应用该算法对共享以太
网中直流电机进行控制, 取得了比标准动态矩阵控制算法更好的控制品质.
2005, 20(8):878-882.
摘要:
分析了在知识约简过程中现有条件信息熵的不足, 给出一种新的条件信息熵, 由此定义新的属性重要性. 将
其与基于正区域和基于现有条件信息熵的属性重要性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新的属性重要性是一种更准确、更全面的
启发信息. 以新的属性重要性为启发信息设计约简算法, 并给出计算新的条件信息熵的高效算法.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
果表明, 与基于现有条件信息熵的约简算法相比, 该约简算法时间复杂度较低, 且在搜索最小或次优约简方面更优.
2005, 20(8):883-886.
摘要:
通过对全解耦、近似解耦和能量解耦的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 提出一种基于LM I 的输入输出H ∞解耦控制
方法. 该方法综合考虑了耦合通道和控制通道的控制效果, 将解耦问题视为干扰抑制和多自由度跟踪的复合控制问
题. 在解耦控制设计中有更多的自由度, 可依工程实际要求作相应调整, 获得最优的综合指标. 将该解耦方法应用于
热连轧高度和张力控制系统, 仿真结果表明可获得良好的解耦效果和控制特性.
2005, 20(8):887-891.
摘要:
为提高频繁项集的挖掘效率, 提出了最大频繁项集树的概念和基于FP2t ree 的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
MAXFP2M iner. 首先建立了FP2t ree, 在此基础上建立最大频繁项集树MAXFP2t ree,MAXFP2t ree 中包含了所有最
大频繁项集, 缩小了搜索空间, 提高了算法的效率. 算法分析和实验表明, 该算法特别适合于挖掘稠密型及具有长频
繁项集的数据集.
2005, 20(8):892-896.
摘要:
研究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反馈稳定化问题. 首先给出仿射非线性奇异系统反馈稳定化的概念; 然后利用零动
态算法构造的局部坐标变换给出仿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一种标准型, 并将其用于研究仿射非线性奇异系统的反馈控
制和系统稳定化问题; 最后证明了对于正则仿射非线性奇异系统, 当其零动态渐近稳定时, 该系统可通过反馈控制实
现系统的稳定化.
2005, 20(8):897-900.
摘要:
考虑耦合强度随时间变化, 提出在外刺激及噪声共同作用下神经振子群活动的动力学模型, 并引入平均耦
合对数密度作为神经振子群分布式时空编码模式. 通过数值分析表明, 一阶弱谐波刺激对神经振子群体编码没有显
著的影响; 强刺激或高阶谐波刺激加强了神经振子群的同步化活动, 并增强了神经振子之间的耦合; 不同频率谐波
的组合刺激对神经编码的影响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具有某种非线性关系, 且刺激强度较大的谐波主导神经编码.
2005, 20(8):901-904.
摘要:
研究一类互联系统的容错H ∞控制问题, 提出了具有相似性的容错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当所有执行器正常
时, 可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和H ∞性能; 当一些执行器失效时, 仍能保证闭环系统稳定和H ∞性能. 仿真算例证明了该方
法的有效性.
2005, 20(8):905-908.
摘要:
分析了使用R Z 算子时推理合成规则(CR I) 不具有还原性和不能正确进行模糊推理的原因, 给出了正确应用
CR I 的条件; 分析了全蕴涵3 I 算法的不足及其具有还原性的原因; 对各种蕴涵算子的模糊推理进行分析比较, 得到
了正确的推理算法; 对模糊推理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矛盾作了具体说明.
2005, 20(8):909-912.
摘要:
以某焦化厂1# 和2# 焦炉集散控制系统的开发为背景, 提出了前馈反馈控制方法来优化焦炉对象的燃烧
控制. 前馈模型根据物料燃烧和焦化过程的热平衡方程计算出前馈的偏差量, 快速而直接地调整供气量; 反馈采用
BP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 针对焦炉生产过程的简化模型, 在M at lab 中实现了BP 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 仿真研
究表明该方法应用于焦炉控制是可行的.
2005, 20(8):913-916.
摘要:
研究基于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群决策问题. 首先利用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积型一致性, 将每个残缺互补判
断矩阵拓展为完整的互补判断矩阵(简称拓展互补判断矩阵) , 并将所有个体拓展互补判断矩阵集成为群体互补判
断矩阵; 然后基于群体互补判断矩阵与个体拓展互补判断矩阵之间的偏离阈值同决策者进行交互, 使得决策者的
意见尽可能协调一致; 最后给出一种基于残缺互补判断矩阵的交互式群决策方法, 并进行了算例分析.
2005, 20(8):917-920.
摘要:
研究电子中介中的匹配问题, 提出了电子中介处理多属性商品交易时双方的满意度函数. 以最大化双方满
意度为目标, 建立了多个买家和多个卖家各交易一件同类商品的多目标匹配优化模型, 提出一种求解单目标的优先
贪婪算法. 3 种算法的仿真实验表明, 优先贪婪算法比精确算法损失匹配数量约8. 0% , 节约时间约31. 6%; 比标准
贪婪算法提高匹配数量约2. 7% , 节约时间约36. 3%.
2005, 20(8):921-925.
摘要:
为跟踪或抑制仅周期已知的未知周期参考或扰动信号, 提出一种新的重复学习控制方法. 利用系统的稳态
误差并通过迭代学习构造前馈补偿, 实现了误差的渐近收敛. 将所提出方法应用于一类常见的扰动信号和系统输出
具有未知非线性关系的非线性系统, 假设其满足连续里普希斯条件. 利用重复学习控制器, 系统的稳态误差可以减小
到极低的程度. 该方法控制精度高, 实现简单, 与传统的基于时延内模的重复控制方法相比, 具有对非重复性干扰不
敏感的优点. 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5, 20(8):926-930.
摘要:
用信息化实现水泥企业的C IM S 工程, 是实现我国水泥工业“由大变强, 靠新出强”的必由之路. 实施水泥企
业C IM S 需要更为适合的概念模式、体系结构、实现技术和方法. 为此从宏观体系结构、制造自动化分系统和管理自
动化分系统3 个方面, 阐述了水泥企业实施C IM S 工程的各项关键技术.
2005, 20(8):931-934.
摘要:
提出一种分裂层次聚类SVM 分类树分类方法. 该方法通过融合模糊聚类技术和支持向量机算法, 利用分裂
的层次聚类策略, 有选择地重新构造学习样本集和SVM 子分类器, 得到了一种树形多值分类器. 研究结果表明, 对
于k 类别模式识别问题, 该方法只需构造k - 1 个SVM 子分类器, 克服了SVM 子分类器过多以及存在不可区分区
域的缺点, 具有良好的分类性能. 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2005, 20(8):935-938.
摘要:
提出一种非最小相位S IMO 系统的盲辨识方法. S IMO 系统的多个输出可重新组合为具有循环平稳特性的
输出序列, 利用信号子空间与噪声子空间正交的特性, 可求解系统的模型参数. 该方法能辨识最小相位对象的结构参
数, 对非最小相位对象以及具有无限冲击响应的对象同样有效. 该方法运算复杂度低, 辨识速度快. 仿真结果验证了
其有效性.
2005, 20(8):939-942.
摘要:
基于观测器的动态系统故障诊断技术的可行性和应用性, 关键是对系统不确定性因素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根据基于观测器的故障诊断系统鲁棒性的特点, 强调通过增加观测器自身的鲁棒性, 提高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故障诊
断鲁棒性, 并对利用未知输入观测器方法增强鲁棒性进行讨论. 提出估计复合故障的一种新的复合故障估计器的设
计方法, 给出其存在条件以及理论证明, 并提出相应的算法.
2005, 20(8):943-946.
摘要:
利用L yapunov 稳定性理论, 研究具有状态时滞的线性不确定系统的保性能控制问题. 考虑传感器传输时滞
和采样周期的影响, 在不确定性难以满足一般保性能控制的范数有界的条件下, 通过系统性能指标局部优化的方法,
由局部保性能指标上界确定系统整体保性能指标的上界. 在时滞有界和采样周期内状态参数阵不变的条件下, 通过
求解R iccat i 微分方程得到局部优化控制律. 数值仿真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005, 20(8):947-950.
摘要:
研究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自适应逆扰动消除控制器的设计问题, 给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
机的建模和逆建模方法, 以及贝叶斯证据框架下高斯核支持向量机估计算法的参数选择方法. 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
法的有效性.
2005, 20(8):951-954.
摘要:
针对非结构化、未知工作环境下机器人避障ö越障等运动需求, 提出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局部地形变化检
测方法. 分析了局部地形变化的21 种基本情况, 提出并比较了基于机构和基于传感器的两种检测方法, 推导了地形
坡度变化的计算公式, 给出了实际地形组合变化时机器人的具体行为策略. 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红外传感器的局部
地形变化实验, 为机器人在未知环境下安全可靠的运动提供了前提和保障.
2005, 20(8):955-957.
摘要:
针对贴片机喂料器的分配问题, 给出一个新的模型, 在贴装顺序已知的前提下, 以贴装整块电路板所花费的
总时间作为优化目标. 基于该模型给出一种遗传算法, 以目标函数作为其评价函数. 与贪婪分配算法相比较, 所花费
的代价平均减少了6. 2% , 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2005, 20(8):958-960.
摘要:
为提高神经网络的泛化能力, 针对以均方误差为适应度的PSO 算法在训练神经网络时会产生一定的过拟
合问题, 提出对均方误差和误差分布均匀度进行信息融合, 构成复合适应度作为训练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可
使网络的泛化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
办公地点:东北大学 综合楼313室
通讯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 东北大学125信箱 《控制与决策》编辑部(110819)
收件人:《控制与决策》编辑部 (如果快递,请选择EMS或顺丰快递,其他快递无法送达。)
电话: 024-83687766,23906437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E-mail: kzyjc@mail.neu.edu.cn
版权所有 :控制与决策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